【文/趙浩宏(職人雜誌主編)】少子化時代來臨,搶學生已經不只是有董事壓力的私立學校專利,公立學校也為了系所的存亡或是為了鞏固系上的招生名額而加入行列,年初台南更是聯合縣市內的大學成立「台南獎學金」放眼大學生進入城市所帶來的社會資源與實際的經濟資源。但無論如何,新一波的「教育商品化」已經開始,對於學校科系的過度美化以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實習成果與產學合作事蹟也越來越誇張。教師的心力一到了二月就開始持續得將心力花在招生策略與校內系所間的資源競爭或招生員額分配上,也嚴重影響了教育的品質。圖為中學生。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分享 facebook 雖然教育為一個國家重要的社會投資注入點,是人才與國力的關鍵,但教育對於許多辦校董事來說,也正是收入的來源,民國五零年代的政商名流一有錢就辦醫院、開學校,是富有的投資者名利雙收的選擇,但辦學的品質和目的為何,卻大相徑庭。在台灣,「教育即為商品」的思維早已藉由媒體與國家政策包裝美化,讓所有台灣人都認為唸大學、補習學才藝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為生命必經階段,台灣教育的「商品本質」因此被藏得很謹慎。近二十年來,為了招生而出現許多波「科系改名與遽增亂象」,一方面縮編冷門科系、一方面迎合時代潮流過度創立熱門科系,明明實為教育圈的逐利行為,卻被成功包裝在「業界需求」的論述下,甚至進而因為人才供過於求,影響特定職業的薪資成長及職業地位,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教育部卻束手無策。從過去的綠能生技相關科系的快速成長與消失;「管理」相關科系的流行但卻有著極低相關從業比例;到如今餐飲、觀光、設計、文創、護理、資訊、表演藝術等科系,學生人數遠遠超過勞動市場需求的現在進行式,都一再用活生生的數據與一件又一件「學無所用」的故事告訴我們草率選擇科系的深刻代價。也許,總有人會用「個人經驗」跳出來說,選擇科系和以後的工作本來就不是絕對關係,但摒除見樹不見林的不負責任言論,事實上,縱觀目前台灣高等教育的許多辦學目標和學校的評核標準來看,「就業銜接」很明顯佔有大部分的教育主導力,而國高中生與家長在進行選擇時也同樣絕大多數是以未來的工作與生活想像為考量。那教育最後是否真的幫助到勞動市場的現況,以及孩子是否因為學習而幫助到自己未來的職涯,就是必須被反省與重視的。方且不論求學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平日沒有花時間了解特定科系和學校狀況的家長來說,要陪著自己的孩子從琳瑯滿目的選擇中找出最適合的科系與校所,真的不容易,所以才容易被表象與一時的誘惑給誤導,選擇錯誤的系所或是辦學狀況不良的學院,讓孩子在生涯上多走一些路,因此了解學校招生時的策略與話術確實是重要的。不過回到選擇科系這件事情,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從小就陪孩子探索,怎樣的話術都影響不了一個老早就花時間研究職場選擇、各個科系特色的小孩。招生噱頭一 先拿畢業證書先報名,上萬好禮獎不完對學校來說,用眼前的好處來綁死要付至少八個學期學費的新學生,花費一台智慧型手機、筆電或是三、四萬獎金真的沒什麼,但這種「繳車貸送配件」式的方法在台灣卻異常的有效。甚至時有所聞,孩子自己或是父母為了馬上拿好處,而先把畢業證書在註冊前就先壓給特定老師。但是很多獎金其實還有許多額外的領取條件,例如必須分成八個學期領取,或是要求必須修達單一學期的學分門檻,未達門檻就算這學期有繳學費也不見得領得到。這種方式在私校早已行之多年,從高中到大學都很常見,但仔細想想,私立學校的收入本身來源單一,幾乎僅來自學校家長每學期所繳的學費,當學校把錢用來招生時,損失的會是誰?除了影響整體的教育預算,對於沒有拿獎學金的人更是不公平。此外,大部分以獎學金當作招生誘因的科系,通常都會排除掉學校本身比較有名而有招生優勢的科系,因為這些本身就有能力靠辦學吸引學生來報名的科系,並沒有那麼高的招生壓力,系主任自然而然在和老師協商後,寧願把這些錢留下來添購設備或是額外用於其他教育計畫上。所以當孩子進到學校後發現自己成績在同校別的科系應該有獎金時別生氣,這表示你的錢被花在更有意義的事物上。招生噱頭二 實習百分百,產學合作臺灣第一為了招生,各種看似能討得目光的數據都是學校所努力的方向,有些學校會拚一些特殊的世界排名或是全國第一,但相對來說最容易完成的還是實習的人數,而又能賺錢又能討好家長的則是產學合作的數量。這也使得這兩個指標在台灣越來越競爭,幾乎成為一個「與就業媒合」的學校該有的象徵。甚至家長也會主動問,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入學後可以實習、產學合作,先一步與就業接軌。但事實上採訪了上百個學校的學生,實習與產學合作的背後有太多恐怖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教育體制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追求成果「達標」的壞習慣,重量不重質的結果反而成為學生的夢魘。首先,先從強制性的將實習設為畢業門檻說起。有太多學校為了能滿足每個學生都在暑期實習的「數據目標」,而放棄把關實習的品質,甚至有些學校將實習的大部份責任都丟回給學生,實習糾紛不斷,免費勞工也大量湧進勞動力市場,但是實習的地點真的跟科系所學有關嗎?事實上,在許多科系的學生進入實習場域後的經驗證明很多時候都是在打雜,尤其是學校的實習負責教師沒有特別要求合作廠商的科系,更是慘不忍睹,實際上做的事情與原本所學專業多半無關,甚至採訪過許多孩子,就是因為經歷過糟糕的實習經驗而決定放棄自己所學。「我們中餐廚藝科的實習會分成幾類,我當時選的是飯店,但後來到某知名飯店以後什麼都不讓我做,整整兩個月都在冷台切前菜,想要去熱台學習就被廚師趕,就這樣過了整整兩個月,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而且錢超級少。」(某餐飲群學生採訪實錄)Epicurrence/stocksnap.io 分享 facebook 其次是產學合作,產學合作最常出現在方便接案的專業科系,像是設計系與資訊工程系。經過許多爆料,產學合作最常出現三種讓學生不滿的狀況:第一個是學生成為老師做人情的工具,一個需耗時一個月時間甚至耽誤自己畢業製作的產學合作案,最後得到的只有一張沒用的證明和兩千元設計費,但過程中除了學會職場上的不被尊重外什麼都沒學到;第二個則是成為老師賺外快的工具,但自己做的明明多很多,分到的錢卻只有大學生都知道的校內行情價助理費月薪六千元;第三個,則是好像什麼都沒做就完成了一個產學合作案,而每個學期老師都不斷要求全班學生承接一些品質不良和結構鬆散的產學合作,還放到課堂成績的考核中。這樣的現象時常發生在一些學生實作能力比老師還要好的「國立科大」。如此對學習真的有幫助?並不確定,但我遇到許多孩子都說沒品質的接案只是讓自己多花時間熬夜,壓縮到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影響學校課堂的上課品質。「像昨天就在幫老師跟白痴廠商討論他們的程式設計,我真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這樣什麼都不會的工程師還能在設計公司當技術長,我把它們寫好的東西打開一看,程式語言的邏輯亂七八糟,花了一整個晚上整理一些錯誤試圖溝通,但講了也沒用,反正我就當作實習換學分,能度過就好。」(某資訊工程系學生採訪實錄)招生噱頭三 時下最流行,光鮮亮麗的科系好吸睛流行科系的慣用手法就是和媒體合流,拿很多平常累積的自發新聞稿報導來宣傳,或是和企業資方與工會辦很多各式各樣的比賽,營造出獲獎無數的氛圍,各種設計獎、餐飲大賽、黑客松、發明獎、才藝賽,而學校平日也把大部分的經費和設備都投注在特定幾位學生身上,有些學校甚至只是用一些利多吸引到本來就擅長競賽的孩子,學校本身並沒有提供太多實際資源,卻同樣沾光、用以宣傳招生。這些流行科系通常招生人數都非常多,可能一年就收超過一百人,但是一個年級通常只有特定一、兩個人真的有感受到招生宣傳上所承諾的資源用到自己身上。而那些本來技術就很好的學生其實也早就可以直接進職場工作後再確認自己的學習需求,但在台灣,「無論如何都把大學念完」已成為常態,而這樣的想法也滋養了許多確實不該持續存在的大學科系。「我先念完了二技,後來爸媽覺得我應該還是要唸個大學,而且現在設計師也很多都是大學畢業,所以又考進XX科技大學,但說真的現在已經唸了兩年,真的沒學到什麼,頂多就是教設計概念的教授分享了很多文藝復興的設計讓我印象深刻,其他技術課真的是基礎到不行,還要配合學校收的那些普通科或是其他類群轉來的學生的程度,連剪刀怎麼拿都要重新教,真的是在浪費我們本科系和技優生的時間。」(某家政群科學生採訪實錄)招生噱頭四 上百萬設備,台灣唯一採訪時時常遇到學生一邊介紹環境、一邊隔著防塵袋指著一個大型設備說:「這全台灣只有兩台,要一千萬,老師都說我們每天都有一棟房子相伴,但從來沒看他開機過。」或者經過一個玻璃帷幕的房間,然後跟我說:「這個實驗室耗費千萬,台灣只有我們這間學校有,但一學期只進去一次」之類的冷嘲熱諷。雖然這些設備幾乎沒人用過,或者事實上只有教授和研究生在接到特定計劃案時才會用到,但卻時常出現在學校的招生廣告或是學校的網頁上,試圖營造學校技術領先其他學校的視覺。然而教育的質量多半不在設備上,更重要的是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與用心程度,用設備或是華麗的教室、實驗室選學校也是一個容易誤判優劣的招生噱頭。當然,如果學校的設備真的糟糕、老舊到不行,也麻煩好好思考慎選。大學生。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分享 facebook 招生噱頭五 用金錢買PR,用PR換學費既然現在學校招生的花招百出,那我乾脆回到學生品質來看,用學校的成績和入取新生的PR值,至少讓我的孩子有比較優秀的同學,是否會公平一些?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招生組長和系主任肯定比學生家長更了解招生誘因,所以PR值的考量自然而然不在話下。不過,對於從頭到尾成績都很高的學生來講,他選擇的學校PR值都不會差,但對於考試成績較低的學生來說,他可以選擇的學校所呈現的PR值就會有很大的變化。例如某間中部私校,學校整體的PR值可能落在60左右,但在商業類科卻高達75,而類似的情況其實非常普遍,從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會覺得「這肯定是因為這間學校的商業類科特別好」,但在實際上造成PR值看起來不錯的原因卻可能很多。其中,利用第一階段推甄來精算與控制學生的PR值是部分學校的做法,有些學校寧願犧牲第一階段的錄取人數、犧牲一些也許考得沒那麼好卻優秀的學生,也要保住PR值,然後再和特定關係好的高中合作,拿到個人資料後,親自由主任和老師一起到PR值好的學生家裡拜訪,用獎金或是學雜費的減免、宿舍免費等誘因說服家長鼓勵孩子進到自己的學校。遺憾的是,在許多家庭,孩子並沒有太多機會自由選擇,「誰叫你進不了公立學校」、「不然你學費自己付」、「你看學校那麼用心,這是為你好」的話語時常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心不甘情不願的進到學校,然後心不甘情不願的上課、心不甘情不願的畢業。最後心不甘情不願的告訴父母:「我如願完成了你替我做得選擇,畢業了,我要做我自己的選擇。」選擇六月發這篇文(編按:原文6月刊於職人網站),在各校舉辦第二階段面試和痛苦抉擇是否要再考一次的期間,看起來時間尷尬,但事實上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身為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和各行各業的職人對話,然後聆聽太多遺憾與經驗的報導者,我真心希望能傳達我所發現的成功唯一的通則,那就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珍視自己的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不過在台灣,我們在卻時常遺忘教育這一塊,在選擇之前,學會判斷、學會如何選擇其實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當我們買車、買房、買保險都會先上網查各種資訊來了解市場狀況與瞭解業務員話術的時代,也該有人為大家準備一個了解學校話術的文章,但是至於「到底該怎麼選」的問題,則留給孩子自己去探索——第一步,先思考「到底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044DEBC52BD0B2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