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統計發現,台灣的預期受教育年數勝過香港、大陸及日本等地。但有學者認為台灣的大學「量多未必質佳」,未來如何提升品質、產業配合轉型才是重點。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教育部今天公布我國與主要國家人類發展指數(HDI),發現台灣的平均就學年數(MYS)逐年升高,依據最新預期受教育年數(EYS)資料推算,台灣國民平均大致都可讀到大學畢業,勝過香港、大陸及日本等地。有學者認為,國民教育機會提升是件好事,但「量高未必質佳」,未來大學要如何提升品質、產業如何配合轉型才是重點。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平均就學年數是指「25歲以上成人實際受教育的平均年數」,預期受教育年數則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定義,指「5歲到39歲期間預期接受學校教育年數」。據教育部最新統計結果,2016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7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7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與其他主要國家比較,2015年亞洲多數國家的平均就學年數約介於11到12年間,以日本12.5年為最高,台灣為11.9年,歐美國家除了義大利、法國及荷蘭外,大多介於12到13年間,普遍高於亞洲國家;但若以預期受教育年數比較,台灣雖然低於紐、澳、荷、德,與南韓及美國相近,卻明顯高於香港、新加坡、日本及大陸。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表示,全民平均受教機會提高是件好事,但社會成本過高,恐造成一種資源浪費。他分析,台灣的教育體系在創新與實驗教育上,都優於日本等國家,但是國高中銜接大學階段,仍是升學導向,使的許多學生被動學習零碎知識,導致大學畢業後學用落差大。他認為,台灣近來擴充高等教育,就學率幾乎達百分百,但現在已經不是比量的時代,應首重提升高教品質。他建議教育部開放入學管道更自由化,不再傾向以考背誦等方式選學生。另學生也可衡量如何學用合一,未必所有人都要念大學。「念完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是首要問題!」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高教人才找不到出路的根本問題,在於台灣仍停留在製造產業發展,許多人念完大學後反而找不到工作,隨著平均受教育程度提升,市場產業也應有轉型策略,否則徒增資源浪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李彥儀表示,明年度推出的高教深耕計畫, 計畫的第一部分經費113.7億元,包含落實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善盡社會責任及支持協助學生發展等,無論在教學創新或與產業接軌上都會有所提升。她強調,未來部內會極力提升大學品質,盡可能讓學術與產業接軌?
-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5.85吋與6.46吋 傳蘋果明年推行iPhone僅保留大尺寸螢幕機種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 http://www.jj5151.com/ 中國國產C919再次試飛 空域擴大1倍 http://www.jj5151.com/
-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國軍網路販槍 被逮稱「幫朋友賣的」 - 社會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 大發網 俄疑以臉書把美國選民留在同溫層 散播族裔混亂 大發網
-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被控侵吞股權高院開庭 李珍妮喊冤:判比殺人犯重 - 社會 拉斯維加斯娛樂城
7E3668AD100799F1
留言列表